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公立三甲綜合醫(yī)院
義診活動
牛德福

暫無義診活動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是醫(yī)院宣傳辦人員
我要發(fā)布官方義診活動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診斷及治療

一、診斷WHO的2016版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Polycythemia Vera, PV)建議診斷標準如下:主要診斷標準:1 血紅蛋白水平>16.5 g/dL (男性), 或> 16.0 g/dL(女性);紅細胞壓積(Hct)> 0.49 (男性), 或0.48 (女性) 或其他證據(jù)表明紅細胞容量增加;2 JAK2或JAK2外顯子12 基因突變;3 骨髓病理活檢示全髓增生(panmyelosis)。次要標準:血清Epo(促紅細胞生成素)低于正常水平。符合全部3個主要標準,或者2個主要標準及次要標準者,可以確立PV診斷。紅細胞容量與紅細胞壓積有很好的契合度,但是血紅蛋白水平和紅細胞計數(shù)達不到,所以目前采用紅細胞壓積(Hct)來間接評估紅細胞容量。常見臨床表現(xiàn)有:多血質(zhì)面容(眼結(jié)膜充血、面色深紅、口唇耳廓指尖紫紅色),述說癥狀——頭痛、呼吸困難、視力模糊、皮膚瘙癢、出血和血栓形成,查體見脾大,可以并發(fā)痛風、消化性潰瘍。二、危險度分層PV的治療也是基于臨床危險度分層。生存相關(guān)因素預(yù)后模型積分高齡(≥60歲)2白細胞增多(≥11*109/L)1血栓史1低危:0分;中危:1-2分;高危:3分及以上年齡和血栓史是PV患者發(fā)生血栓風險的高度相關(guān)因素,年齡>60歲或之前有PV相關(guān)血栓史是高?;颊?。那么反之,年齡<60歲或無PV相關(guān)血栓史是低危發(fā)生血栓風險患者。有一些低危患者,在以下情況要歸為高危狀態(tài):有心血管危險因素者、白細胞增高者、血小板極高者、Hct控制不佳需要放血者。還有一些參數(shù),如年齡、脾大、血清LDH水平、骨髓活檢網(wǎng)染程度、異常染色體核型、JAK2突變等位基因負荷等與總生存和疾病轉(zhuǎn)化風險有關(guān)。三、治療措施PV的治療目標:預(yù)防高危者的血栓栓塞事件,控制血細胞計數(shù),消除或減輕MPN相關(guān)癥狀,防止進展為骨髓纖維化或急性白血病,減少或消除JAK2突變克隆,甚至“治愈”疾病。PV的常用治療措施:靜脈放血;阿司匹林;細胞毒性藥物:羥基脲、白消安,干擾素,放射性磷(32P),阿那格雷;組蛋白脫乙酰酶抑制劑(HDACI);JAK抑制劑。英國PV治療建議:靜脈放血使HCT保持在0.45以下。阿司匹林75毫克/天,除非有禁忌癥。以下情況,應(yīng)考慮細胞減滅治療:靜脈放血耐受性差,癥狀性或進行性脾腫大,有其他證據(jù)表明疾病進展如體重減輕、盜汗,血小板增多。細胞減滅治療具體措施:<40歲:一線干擾素,二線羥基脲或阿那格雷40-75歲:一線羥基脲,二線干擾素或阿那格雷>75歲:一線羥基脲,二線32P或間斷低劑量白消安歐洲白血病網(wǎng):所有患者靜脈放血使HCT保持在0.45以下,和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細胞減滅治療用于:高危組或嚴重缺鐵,癥狀性或進行性脾腫大,血小板>1500×109/L或白細胞>15×109/L。細胞減滅治療具體措施:一線:羥基脲或干擾素;二線:干擾素或蘆可替尼。應(yīng)該說,歐洲白血病網(wǎng)建議更貼近現(xiàn)實,因為32P、白消安在中國目前買不到,而且未見得優(yōu)于羥基脲和干擾素。阿那格雷性價比不好,而且有致白血病風險。英國指南則增加了癥狀和心血管因素的評估,更為詳實。蘆可替尼作為新研發(fā)的靶向藥物,對患者的長期獲益會不會更好,值得關(guān)注。美國NCCN指南基本與歐洲白血病網(wǎng)建議相同。四、療效評估羥基脲治療PV的療效評估:完全緩解:無需靜脈放血HCT<0.45,血小板計數(shù)<400x109/L,白細胞計數(shù)≤10x109/L,正常脾臟大小,無疾病相關(guān)癥狀(包括微血管紊亂、瘙癢和頭痛)。部分緩解:未達CR標準,但無需靜脈放血HCT<0.45,或符合其他療效標準中≥3項。無效:未達到PR標準。干擾素治療則在血液和癥狀緩解基礎(chǔ)上提出了完全和部分分子生物學反應(yīng):CMR (compete molecular response),PMR (partial molecular response)。目前綜合使用的療效評估如下:完全緩解:1 持續(xù)的(最少12周)疾病相關(guān)癥狀:無觸及的肝脾腫大,及其他癥狀改善極大改善(MPN評分降低最少10分);2 持續(xù)的(最少12周)外周血計數(shù)緩解:無需靜脈放血HCT<0.45,血小板計數(shù)<400x109/L,白細胞計數(shù)≤10x109/L;3 無疾病進展,無出血、血栓事件4 骨髓組織學緩解:年齡校正后的正常增生度,三系高增生消失,無1度以上纖維組織增生;部分緩解:達到完全緩解的1、2、3條,但是骨髓組織仍然三系高增生;無效:任何一條PR標準未達到。疾病進展:轉(zhuǎn)化為PV后骨髓纖維化、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急性白血病分子反應(yīng)不參與CR和PR的評估。分子反應(yīng)評價需要對外周血粒細胞進行分析。完全分子反應(yīng)定義:先前存在的分子異常消失。部分分子應(yīng)答僅適用于基線水平至少有20%等位基因突變負荷患者。部分反應(yīng)定義:等位基因負荷減少≥50%。五、治療措施評估心血管(CV)或血栓性事件,包括:中風,急性冠脈綜合征,TIA,肺栓塞,腹部血栓形成,深靜脈血栓形成,或外周動脈血栓形成。靜脈放血:Hct0.45以下患者的血栓事件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率顯著低于Hct未達0.45者。低劑量阿司匹林組PV的血栓事件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率顯著低于安慰劑組。高?;颊邞?yīng)該使用細胞殲滅治療,靜脈放血一年超過3次,不加用羥基脲者,血栓事件、心血管事件和血液學轉(zhuǎn)化風險均顯著增加,死亡風險也增高。干擾素優(yōu)點:生物合成物,無白血病風險,腫瘤克隆的選擇性清除,細胞遺傳學緩解,減少jak2v617f和calr突變等位基因負荷,潛在疾病修飾效應(yīng),遠期獲益確切。缺點:不良反應(yīng)比例高,誘導(dǎo)自身免疫反應(yīng),情緒障礙加重,流感樣癥狀,皮下注射用于MPN在歐盟未批。年輕的高危PV,需要細胞減滅治療可以選擇干擾素,對于羥基脲不耐受、無效者。同樣,羥基脲也適用于需要細胞減滅治療,而對干擾素不耐受、無效者。目前歐洲正在進行羥基脲和干擾素治療PV的臨床對照研究,初步結(jié)果顯示干擾素的完全血液學緩解高于羥基脲組,但是包括脾大、癥狀改善一起的總體療效無差異;分子生物學部分緩解以上是干擾素組占優(yōu);兩組治療相關(guān)不良反應(yīng)相當。蘆可替尼目前建議用于羥基脲不耐受、無效者。目前已有數(shù)據(jù)顯示蘆可替尼的血液學反應(yīng)、分子生物學反應(yīng)優(yōu)于羥基脲和干擾素,但是價格和適應(yīng)癥批準影響著臨床實際應(yīng)用。六、難治性PV或治療不耐受PV羥基脲抵抗/不耐受:1靜脈放血頻度:為維持Hct0.45以下而行的靜脈放血頻度超過可耐受程度;2最大羥基脲劑量——每日羥基脲劑量達2克3個月:(1)需要靜脈放血才能維持Hct0.45以下;(2)骨髓增殖未控制:血小板計數(shù)>400x109/L,白細胞計數(shù)>10x109/L;(3)脾腫大:脾腫大相關(guān)癥狀不改善或巨脾(>10cm)縮小不足50%;3達到CR或PR所需最小劑量羥基脲劑量水平,但血細胞減少——ANC<1.0x109/L,platelet <100x109/L,Hb <100 g/L;4任何羥基脲引發(fā)的非血液學毒性——皮膚粘膜表現(xiàn)、胃腸道癥狀、肺炎或發(fā)熱;5疾病相關(guān)癥狀控制不能控制(包括,但不只限于脾腫大)。羥基脲不耐受會導(dǎo)致患者改用二線治療,不影響預(yù)后。羥基脲抵抗則會使得總生存率及MF、轉(zhuǎn)白風險增高。羥基脲治療后血細胞減少者生存率減低,轉(zhuǎn)MF和轉(zhuǎn)白風險增高;脾持續(xù)增大者轉(zhuǎn)MF風險增高。臨床實踐注意:1.定期評估靜脈放血術(shù)的需要和耐受性;2.如果需要的羥基脲劑量≥1500毫克/天,請注意;3.定期評估脾臟大小;4.警惕出現(xiàn)與劑量無關(guān)的細胞減少;5.詢問患者癥狀(MPN SAF工具);6.評估非血液學毒性(尤其皮膚粘膜)。七、羥基脲毒性評估羥基脲目前被廣泛選為高危PV患者的一線血細胞減滅療法,但部分患者由于羥基脲抵抗或不耐受而反應(yīng)不足。羥基脲耐藥是一個不良預(yù)后因素,須正確識別。PV患者有顯著的癥狀負擔,但是治療性放血和/或細胞減滅治療可能無法充分解決這些問題。羥基脲相關(guān)的皮膚粘膜毒性幾乎沒有報道,而且經(jīng)常被低估。長期服用羥基脲的患者應(yīng)進行常規(guī)皮膚科隨訪。羥基脲粘膜毒性:皮膚干燥/口干(dry skin/xerostomia)口瘡性潰瘍和粘膜炎(Aphthous ulcers and mucositis)光化性角化?。ˋctinic keratoses)、光毒性/紅皮?。╬hototoxicity/erythrodermia)脫發(fā)(Alopecia)色素沉著(Hyperpigmentation)腿部潰瘍(Leg ulcers)非黑素瘤性皮膚癌(Non-melanoma skin cancer):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