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專家

頸動脈狹窄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關于頸動脈斑塊,這些知識點必須掌握一、頸動脈斑塊概念頸動脈斑塊是頸動脈壁內發(fā)生脂肪聚集,聚集的脂肪逐漸增多,同時合并有含鈣類物質的沉積,導致頸動脈血管局部增厚、變硬,最終導致血管內產生了外觀呈現(xiàn)黃色,內部像粥一樣的斑塊,這一過程在醫(yī)學上又稱作動脈粥樣硬化。二、頸動脈的位置頸動脈,顧名思義,就是位于頸部位置的動脈。在脖子的側面,左右各有一支頸動脈的主干(頸總動脈),再繼續(xù)從頸部上行至頭部,分為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頸動脈將血液由心臟輸送到頭、面、頸部,是大腦主要供血的血管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為大腦提供新鮮的血液和氧氣,維持大腦正常運轉。說起頸動脈搏動,大家并不陌生,是急救時重要的判斷依據(jù)。頸動脈的解剖結構上有一處“Y”型的分支,在此分支處血流沖刷力量大,很容易造成動脈內膜的機械損傷,導致膽固醇從損傷處進入血管內膜,形成斑塊。其次,因為頸動脈是距離體表較淺的大型動脈,易于進行超聲檢查。如果出現(xiàn)了斑塊,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三、動脈解剖結構動脈,由三層結構構成,血管壁有外膜、中膜、內膜,三層膜緊貼在一起,頸部彩超可以通過測量來判斷頸動脈的厚度?!?內中膜厚度不超過0.9毫米,屬于正常范疇;●?內中膜厚度達到1~1.4毫米,屬于內中膜增厚;●?內中膜厚度大于1.4毫米,屬于頸動脈斑塊形成。四、動脈斑塊的形成因素絕大部分的頸動脈斑塊是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無法改變的,比如說遺傳因素,年齡因素,性別因素,地域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等。另一種就是可以改變的,比如不健康的飲食,抽煙酗酒,久坐不運動、肥胖、熬夜、壓力大、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高尿酸血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加速血管內皮損傷。五、頸動脈斑塊的形成動脈硬化是一個慢性發(fā)展的過程,有以下4個階段:1、脂紋期,顧名思義也就是血管壁上可以看到脂質的紋路;2、纖維斑塊期,這時的斑塊內的脂質成分較少,以纖維樣的物質為主;3、粥樣斑塊期,這個名字聽起來就不太爽,斑塊內已經有了軟乎乎的脂類物質,斑塊看起來也是灰黃色的,但由于粥樣斑塊表面還覆蓋一層纖維樣的物質作為保護,因此還不會對身體造成什么影響;?4、斑塊的繼發(fā)病變期,斑塊表面的纖維樣物質會有破損,斑塊的局部可能會誘發(fā)血栓形成,脂質物質也可能會脫落到血管遠端,這個時期才是斑塊會造成危害的階段。當血管內膜拱起的程度越來越大,就促使內膜管腔變窄,甚至完全堵塞。血流的速度受到擠壓阻滯,變得緩慢,甚至消失。另外,有的不穩(wěn)定斑塊脫落或破損,堵塞腦血管,容易發(fā)生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如腦卒中等。六、如何區(qū)分斑塊分類斑塊分三種類型:軟斑、硬斑、混合斑。1、軟斑:也叫“不穩(wěn)定斑塊”,危險系數(shù)較高,它就像剛剛落地的雪花,風吹過的時候,雪花就容易被吹走,飄到其他地方。2、硬斑:也叫“穩(wěn)定斑塊”,危險系數(shù)相對較低,它就像雪花堆積后結成的冰塊,和地面牢牢貼合,不容易被風吹散。3、混合斑:“軟斑”和“硬斑”的混合體,危險系數(shù)高。斑塊主要含脂質,較軟,像“小米粥”一樣呈黃色,這種動脈硬化斑塊又稱“粥樣”硬化斑塊。七、斑塊的分級2020ASE提出的共識中提出斑塊定義的推薦建議:凸起型斑塊:在頸動脈任何部位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的局限性增厚;彌漫型斑塊:在頸動脈任何部位出現(xiàn)頸動脈內中膜增厚(IMT)≥1.5mm彌漫型血管壁粥樣硬化過程。八、頸動脈斑塊有哪些癥狀大部分頸動脈斑塊沒有任何明顯癥狀,很多人都是在常規(guī)體檢的時候,通過頸部超聲發(fā)現(xiàn)的。當頸動脈血管狹窄進一步加重,可能會導致頭暈、頭昏、記憶力下降等等表現(xiàn)。典型的表現(xiàn):1、腦部缺血癥狀:頭暈、頭昏、耳鳴、記憶力減退、視物模糊、失眠多夢。2、眼部缺血癥狀:視力下降、偏盲、黑曚。3、短暫腦缺血發(fā)作:一過性失語、偏癱、偏盲等等,一般持續(xù)幾分鐘,大多數(shù)患者1-2小時內恢復,少數(shù)24小時內恢復,不遺留后遺癥。九、輔助檢查方法頸動脈斑塊篩查方法包括血管造影、經顱多普勒、磁共振、CTA等,雖然血管造影是診斷的金標準,但頸動脈超聲檢查為無創(chuàng)性檢查,經濟、便捷、可重復性好,可作為首選的篩查方法。1、超聲檢查:目前在臨床上作為篩查的首選檢查方法,可準確診斷顱外段頸動脈的病變部位及程度、術中及術后評估手術的療效、血管通暢情況以及作長期隨訪的檢查方法。2、計算機斷層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檢查:也是常用的無創(chuàng)性檢查診斷方法,可顯示頸動脈狹窄的解剖部位和狹窄程度。3、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金標準”,DSA作為一種有創(chuàng)檢查,有一定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如穿刺并發(fā)癥、造影劑腎病等。十、哪類人群應該進行常規(guī)篩查?①年齡>65歲;②吸煙人群;③冠狀動脈左主干病變;④嚴重外周動脈疾??;⑤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腦卒中;⑥頸動脈雜音;⑦心血管疾病患者。十一、頸動脈斑塊如何防治?1.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身體鍛煉,控制體重,戒煙和限制飲酒等,減少高血壓、高脂血癥等心血管危險因素。(1)合理膳食:主要包括增加新鮮蔬菜、全谷物、粗雜糧等纖維攝入,減少飽和脂肪酸、食鹽(<5g),控制膽固醇、碳水化合物以及避免反式脂肪攝入等。一般人群膳食建議如下:全谷物250~400g/天,蔬菜水果≥500g/天,魚類≥300g/周,肉類40~75g/天,蛋類3~6個/周,大豆25g/天,堅果50~70g/周,液態(tài)奶150~300g/天,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2)身體鍛煉:成人可采用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形式,每周應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身體活動。老年人可選擇太極拳、廣場舞等形式進行活動。(3)控制體重:肥胖及超重人群頸動脈斑塊、心腦血管風險增加,應通過限制熱量攝入、增加身體活動等方式控制體重。2.藥物治療:所有頸動脈狹窄患者,無論有癥狀還是無癥狀,均應進行藥物治療,其中抗血小板治療、降壓治療和他汀類藥物治療為斑塊防治的“三大基石”。(1)抗血小板治療:所有頸動脈狹窄患者均應行抗血小板治療,常用藥物為阿司匹林,需要長期口服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血小板聚集后容易發(fā)生血栓,阿司匹林通過抗血小板聚集來預防血栓形成。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選用氯吡格雷等其他藥物。(2)降壓治療:如果有高血壓,可能還需降壓治療,比如:地平、普利、沙坦、洛爾、利尿劑等等降壓藥。如果合并糖尿病還需降糖藥或胰島素控制血糖。目標只有一個血壓平穩(wěn),血糖達標。普通高血壓患者控制目標為<140/90mmHg,合并糖尿病者應將血壓進一步降低至<130/80mmHg。(3)他汀類藥物治療:最基礎的藥物就是他汀藥物,目前常用的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等等,至于具體選擇哪一種他汀,要根據(jù)降脂結果定,也就是我們使用他汀等調脂藥物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一般來說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第三代降脂藥物降脂力量最強。他汀不僅是降脂藥物,還能抗炎癥反應,控制動脈粥樣硬化加重,同時還能穩(wěn)定斑塊,防止斑塊破裂,預防血栓形成。對于極個別人甚至還能縮小斑塊。他汀類藥物對頸動脈狹窄的治療至關重要,應長期堅持規(guī)律用藥。他汀類藥物單藥治療不能達標時,可聯(lián)用依折麥布等其他降脂藥。3、手術治療對于絕大部分頸動脈狹窄都不需要手術治療,當狹窄嚴重到一定程度影響大腦正常血液供應,才需要評估后決定是否手術。常用的手術方法有兩種: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即采用傳統(tǒng)手術的方法,從頸部皮膚進刀,剝離出頸動脈,然后將血管剖開,將內壁的斑塊剝離然后切除,后再將血管縫起來。適應于有癥狀的頸動脈狹窄,無創(chuàng)檢查狹窄≥70%或血管造影狹窄≥50%;或沒有癥狀但血管造影狹窄≥70%。頸動脈支架成形術(CAS):即在頸部血管放支架,利用支架把狹窄的血管管腔給撐起來,與心臟冠狀動脈放支架是一個道理。其實不管是控制血壓、血糖、血脂,以及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都是藥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都屬于醫(yī)療干預。但對于任何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比如頸動脈斑塊、冠心病、腦梗死等等疾病,最基礎最基礎的治療就是健康生活方式。因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加重,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但是控制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的基礎,還是預防頸動脈斑塊的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