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脖子上長了很多皮贅怎么辦?
柯友輝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9月21日 38 0 1 -
圖解肛乳頭纖維瘤
肛乳頭纖維瘤是肛管常見的良性腫瘤,多數(shù)由慢性肛裂反復刺激引起。小的肛乳頭纖維瘤一般沒有感覺,大了后可能會有墜脹或排便不盡感,一般無便血。比較大的肛乳頭纖維瘤大便時會脫落出來,擦屁股時能摸到,一般都有蒂,成細條狀、半球形、圓錐狀或圓柱狀,越大越硬,顏色發(fā)白。肛門指診可以確診。肛乳頭纖維瘤內科治療效果差,一旦明確診斷,需要手術切除,術后一般不會復發(fā)。(下圖藍色橢圓內為肛乳頭纖維瘤?)
尹萬斌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8月07日 206 0 0 -
孤立性纖維瘤
孤立性纖維性腫瘤,屬于中間型軟組織腫瘤,起源于纖維母細胞,腫瘤由分布較廣的纖維母細胞樣細胞構成??砂l(fā)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原發(fā)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非常少見,占所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不到1%,好發(fā)年齡40-60歲,男性略多見。影像學上幾乎均與腦膜相關,多表現(xiàn)為局限性、孤立性腫塊,界限較清。臨床上常診斷為腦膜瘤,幕上最常見,也可發(fā)生在側腦室和脊髓,該病變臨床進展上常表現(xiàn)為良性,少數(shù)表現(xiàn)為侵襲性生物學行為。治療以手術為主,需盡量切除干凈。
全國抗癌日直播義診2023年08月03日 421 0 0 -
胸膜孤立性纖維瘤 良性—低度惡性 手術后復發(fā)率高嗎? 如何降低復發(fā)率?
曹文蘭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6月13日 45 0 1 -
侵襲性纖維瘤病診療
【摘要】侵襲性纖維瘤病(aggressivefibromatosis,AF)是一種臨床罕見的、起源于軟組織的交界性腫瘤,盡管不具備遠處轉移能力,然而其局部侵襲性強,手術切除后復發(fā)率高,使臨床治療存在一定難度。近些年,隨著對AF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治療措施與管理模式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鑒于AF不可預測的自然病史,目前觀察等待是指南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案。此外,目前以手術根治性切除為主聯(lián)合局部與全身系統(tǒng)性治療等多學科綜合診療模式可以在保留患者組織器官功能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控制腫瘤,延緩疾病的進展甚至達到根治。本文就AF的臨床特征與診療進展展開綜述。一、引言侵襲性纖維瘤病(aggressivefibromatosis,AF)是一種臨床罕見的起源于間葉組織的克隆性纖維母細胞增生性腫瘤。1832年Farlances首次描述此病,后該病被命名為硬纖維瘤、韌帶樣纖維瘤病、成纖維細胞性纖維瘤等[1]。盡管AF是不具備遠處轉移能力的交界性腫瘤,然而其對局部組織有著較強的侵襲性,局部復發(fā)率可高達17.6%~30.7%[2-5]。頻繁的復發(fā)與隨之而來的反復治療嚴重損害患者組織器官功能,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臨床醫(yī)生對AF持有較為積極的治療態(tài)度。近些年來,手術切除聯(lián)合放療[1,?6]、全身性藥物[7]、冷凍消融[8-9]等多學科聯(lián)合治療手段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然而,由于AF的罕見性與不可預測的疾病發(fā)展史,目前國內外對最佳的治療方案尚未達成一致的定論。二、AF的流行病學特征據(jù)統(tǒng)計,AF在歐洲和美國的發(fā)病率約為百萬分之五,約占所有軟組織腫瘤的3%及全部惡性腫瘤的0.03%,且近年有逐步上升的趨勢[10]。AF可在任何年齡起病,其中10~40歲的青少年較為多見。在兒童患者中,發(fā)病無明顯性別差異,多位于腹部外。青春期至40歲患者中,女性發(fā)病比例明顯高于男性。40歲以后男女發(fā)病比例基本持平。三、發(fā)病機制相關研究從分子水平闡述了AF的發(fā)病機制。研究表明Wnt/β-catenin具有調節(jié)細胞增殖、分化、運動、凋亡等多個生理過程[13]。AF患者由于Wnt信號通路的激活,導致腺瘤樣結腸息肉基因(APC)和編碼β-catenin的TNNB1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β-catenin在細胞中過度表達,從而引起細胞過度增殖,具有一定侵襲性[14]。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睪酮類雄性激素可以提高β-catenin表達水平,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代謝[15]。四、分型特點根據(jù)腫瘤生長位置的不同,可將AF分為腹外型、腹壁型與腹內型,其中腹外型較為常見,約占50%~60%[16],且腹外型局部復發(fā)率可高達50%,預后較差[5]。此外,根據(jù)是否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存在相關性,將AF分為散發(fā)型與FAP相關型。散發(fā)型AF常位于頭頸部、四肢、胸壁等腹部外,通常發(fā)現(xiàn)較早,然而復發(fā)率較高,臨床治療較為棘手。FAP相關型AF呈家族聚集性,多好發(fā)于腹腔內。相關研究表明,在已確診的FAP患者中約10%~15%的患者同時或相繼合并AF。雖然FAP相關性AF發(fā)病率僅占所有病例的2%左右,但FAP患者AF發(fā)病率約為一般人群的800~1000倍[17-18]。五、臨床癥狀臨床癥狀的差異性表現(xiàn)主要取決于AF的發(fā)病部位。腹外型AF常表現(xiàn)為無痛性腫塊,常由于腫塊較大或局部侵犯周圍組織與神經(jīng)時產(chǎn)生相應的臨床癥狀,手術切除后局部復發(fā)率明顯較高[20]。腹壁型AF多見于行剖宮產(chǎn)術后的育齡婦女,多起源于腹直肌與既往手術切口。腫瘤通常表現(xiàn)為無痛、質韌,邊界不清,常浸潤鄰近的肌肉、腱膜、血管與神經(jīng)等,由于體表位置較淺,往往可以早期發(fā)現(xiàn)。腹內型AF起病隱匿,常通過影像學檢查或行其他腹部手術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多見于腸系膜,其次為胃網(wǎng)膜韌帶、大網(wǎng)膜、腹膜后等。腹內型AF具有潛在威脅性,由于AF具有浸潤性生長的特點,當腫瘤浸透腸壁、血管時,會出現(xiàn)彌漫性腹膜炎、腹腔內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21]。六、分子生物學診斷特點由于AF的罕見性,加之無特異性的臨床與影像學表現(xiàn),因此,B型超聲、CT、MRI診斷的敏感度與特異性較低[22-23]。免疫組織化學是目前最可靠的診斷方法。CTNNB1(編碼β-catenin的基因)與APC(腺瘤腸息肉基因)的突變導致β-catenin磷酸化障礙,從而使大量β-catenin聚集于細胞內誘發(fā)AF[14]。研究表明85%~90%的AF患者β-catenin彌漫性陽性表達,具有明顯診斷價值[24],然而特異性較低,黑色素瘤、結腸癌患者可同樣出現(xiàn)CTNNB1突變。同時,Colombo等研究發(fā)現(xiàn)CTNNB1基因測序可監(jiān)測腫瘤復發(fā),對預后有指導意義[25]。此外,Vimentin、SMA、Desmin與雄激素受體β在AF患者中也可不同程度地呈陽性表達[22]。七、治療策略6.1觀察等待由于AF生長、穩(wěn)定與退縮的周期難以預測,加上手術和放射治療相關的顯著并發(fā)癥,使保守觀察等待成為一種合理可行的治療方法[26]。20%~30%的患者在觀察等待中腫瘤出現(xiàn)退縮。退縮可發(fā)生在身體任何部位的AF,其中以腹部較為多見[27]。Bonvalot等[28]對142例AF患者進行生存分析,72例患者采取保守觀察策略,另外45例患者采用積極的藥物治療,控制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腫瘤大小等干擾因素,結果顯示中位隨訪時間為76月,兩組患者的3年無進展生存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65%?vs.68%,?P?>0.05)。值得注意的是,觀察等待過程中需對患者進行密切的隨訪,觀察等待的前1~2年應每3~6月行CT或MRI檢查評估腫瘤有無進展。觀察等待策略需在患者充分了解病情的前提下進行,有賴于患者充分的理解與配合。6.2局部治療6.2.1手術治療目前,切除病灶及周圍浸潤組織的外科治療模式仍作為AF的一線治療手段。然而,即使達到根治性切除要求,AF的局部復發(fā)率仍然高達20%~30%。因此,學者致力于尋找探索AF患者手術切除術后復發(fā)的危險因素。目前,多項研究與共識表明腹外型AF、青年、腫瘤較大、β-catenin突變是公認的AF術后復發(fā)的危險因素[3-5,?29]。然而,陽性切緣是否對局部復發(fā)存在影響仍存在較大的爭議。Mullen等[3]的回顧性研究顯示,對167例AF患者進行預后分析,在40月的中位隨訪期間內,局部復發(fā)率為29%,10年無進展生存率為60%,多因素分析顯示切緣陰性(R0)切除是唯一預測局部復發(fā)的保護性因素(OR=0.32,95%CI:0.15~0.66,?P=0.002)。與之相反的是,Salas等[30]一項包含426例AF患者的研究表明,盡管行肉眼切緣陽性(R2)切除的患者有著明顯較差的預后,然而分層分析結果顯示,行R0與鏡下切緣陽性(R1)手術切除的AF患者的5年無進展生存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為了準確驗證手術切緣對局部復發(fā)的影響,He等[5]對陽性切緣重新定義,將近距離切緣(<1mm)納入陽性切緣組,重新分析手術切緣對復發(fā)的影響,結果顯示陽性切緣組(n=53)與陰性切緣組(n=61)患者的五年無進展生存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84.5%?vs.55.6%,?P=0.027)。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進一步證實陽性切緣是AF患者獨立不良預后因素。因此,筆者認為AF因其無包膜、局部浸潤性生長的特點,應充分評估手術切緣,術中應取多方位、多點切緣行冰凍病理以確保陰性切緣,但畢竟AF是交界性腫瘤,應在盡可能保留患者器官功能的前提下獲取足夠的切緣。6.2.2放射治療放射治療作為AF的術后重要補充治療手段,其療效得到肯定。特別是位于頭頸部、腹膜后、骨盆等重要器官毗鄰交錯,操作難度大、手術風險高,很難達到根治性切除的AF,術后輔助放療可以控制局部復發(fā)[22,?31-34]。Niu等[31]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顯示,將34例行單純手術治療的AF患者與另34例行手術聯(lián)合術后放療的患者相匹配,控制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腫瘤大小、切緣等干擾因素,結果表明術后聯(lián)合放療較單純手術相比可以明顯提高患者3年無進展生存率(74.6%?vs.13.3%,?P?<0.001);Baumert等[33]一項多中心研究顯示,在顯著提高保肢率的同時,手術聯(lián)合放療相比于單純手術治療的5年無進展生存率顯著提高(95%?vs.84%,?P=0.0028)。目前,臨床常規(guī)推薦應用劑量為50~56Gy,單次推薦劑量為1.8~2Gy,長期有效局部控制率可達81%。然而AF多為年輕患者,預期生存期長,放療引起的組織纖維化、缺血性壞死甚至繼發(fā)惡性腫瘤等不良反應遠期將會出現(xiàn),因此,筆者認為放療應作為手術切除后切緣陽性的補充治療,不應作為常規(guī)治療手段。6.2.3射頻消融治療針對腹外型與腹壁型AF,經(jīng)皮冷凍消融技術可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Schmitz等[34]對23例腹外型AF患者采用冷凍消融治療并取得滿意的療效。在平均16月的隨訪期間內,僅1例患者出現(xiàn)疾病進展。此外,與傳統(tǒng)射頻消融相比,冷凍消融引起皮膚蜂窩組織炎、皮膚潰瘍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降低。6.3全身治療6.3.1內分泌與非甾體類藥物治療AF常見于孕期和妊娠后婦女,絕經(jīng)后部分患者腫瘤逐漸消退,且雌激素受體(ER)與抗雌激素受體結合位點(AEBS)在多數(shù)AF中表達,表明AF是一種激素依賴性腫瘤。托瑞米芬與他莫昔芬作為目前常用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在臨床工作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Fiore等[7]對44例AF患者采取了托瑞米芬治療并取得滿意療效,2年無進展生存率為89.6%,只有10%的患者出現(xiàn)疾病進展。非甾體類藥物(NSAIDs)通過抑制環(huán)氧合酶2(COX2)介導的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PDGFR)的活化,抑制Wnt/β-catenin的激活,從而在延緩AF的增殖生長方面具有一定作用[35]。Hamada等[36]納入33例AF患者的前瞻性試驗顯示,美洛昔康作為初始用藥對AF的緩解率為24.2%,局部進展率為39.4%。Skapek等[37]一項前瞻性Ⅱ期臨床研究評估了內分泌聯(lián)合NSAIDs治療AF的治療效果,研究納入了自2004年至2009年共59例AF患者,1例完全緩解,4例部分緩解,緩解率為8.4%,2年無進展生存率為36%??勾萍に厮幬锱cNSAIDs藥物毒副作用較少,安全性高,僅有少數(shù)會引起眩暈、心悸等短暫不良反應,減量或停藥后即可緩解,可用于觀察等待后腫瘤出現(xiàn)進展或相應臨床癥狀而拒絕外科治療的患者。6.3.2化療與靶向治療目前,甲氨蝶呤和長春堿是臨床針對AF的常用化療方案之一[38-39]。一項Ⅱ期臨床試驗首次報道了該方案治療AF患者的預后效果,共27例兒童患者納入研究,在43月的中位隨訪期間內,18例患者未出現(xiàn)疾病進展[39]。然而目前文獻多以回顧性研究為主,樣本量少,且存在較大的選擇偏倚,其臨床緩解率有待進一步觀察。此外,化療所帶來的肺損傷、骨髓抑制、神經(jīng)損傷等副損傷遠多于內分泌與非甾體類藥物。因此,指南不推薦化療作為AF的常規(guī)治療措施。近些年來,伊馬替尼、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靶向藥物的興起,為AF的治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40-42]。相關研究表明,AF患者對伊馬替尼的總體反應率僅為10%~23%,僅可作為挽救治療[42]。7結語AF是一種罕見的具有局部侵襲性的良性腫瘤,目前仍缺乏前瞻性、多中心、大樣本及隨機對照研究為AF診療提供可靠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本文就其發(fā)病機制、臨床特點及治療措施進行了系統(tǒng)性綜述,旨在為臨床工作提供參考。因其異質性與不可預測的自然病史,AF患者的管理需要更加個體化與靈活化。對于初發(fā)、無癥狀的AF,可考慮采用觀察等待策略。對于疾病進展迅速或出現(xiàn)相應臨床癥狀AF患者可聯(lián)合采取局部或全身治療等措施。隨著影像學與腫瘤治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以手術為主的多學科診療模式可以在保留患者組織器官功能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控制腫瘤,延緩疾病的進展甚至達到根治。
徐運清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5月24日 714 0 2 -
我有個三級纖維瘤 20年發(fā)現(xiàn) 已經(jīng)13年了 沒有什么變化 ,我這種13年沒有變化的需要干預嗎
齊立強說乳腺健康2023年05月24日 57 0 0 -
什么是硬纖維瘤
硬纖維瘤,是一種少見的良性纖維組織來源的腫瘤,屬纖維瘤病范疇,具有豐富的膠原形成。臨床表現(xiàn)為侵襲性生長,易復發(fā)。腫瘤組織中細胞稀少,含卵圓形或紡錘形細胞核。細胞缺乏多形性,和有絲分裂活動減弱的病理表現(xiàn),可以將之與纖維肉瘤相區(qū)別。此腫瘤大多發(fā)生于軟組織,可起源于筋膜、肌腱,浸潤骨骼肌,約占軟組織腫瘤的0.03%。對該疾病目前仍沒有明確的病因,但可能與創(chuàng)傷、內分泌因素和遺傳因素有關。據(jù)報道患者更年期以后或者卵巢切除術后此病表現(xiàn)自然消退,提示硬纖維瘤可能與雌激素水平相關。目前大約90%的硬纖維瘤是偶發(fā)的,而其余10%患者常伴APC基因突變的家族遺傳性腺瘤息肉病?!静±怼磕[瘤堅硬的,邊界不清的,邊緣無明顯包膜的腫塊。切面表面呈灰白色,質地堅韌,纖維組織呈小梁樣排列。組織學上,腫瘤由細長的纖維組織和成纖維細胞組成。相對于骨內發(fā)病,本病更常發(fā)生在軟組織。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以30~50歲發(fā)病率最高。女性發(fā)病率稍高于男性。本病常見于腹壁或腹部纖維瘤病、臀部、大腿上部、肩胛帶,偶爾見于腹壁后、闊筋膜、乳腺、髂窩、腸系膜等。臨床表現(xiàn)輕微,起病隱匿,早期常無明顯癥狀。腫塊常是主要表現(xiàn),質地很硬且生長緩慢。發(fā)展到后期,約50%患者局部有鈍痛。一般腫瘤無壓痛。腫瘤大小不一,小者如鴿蛋,大者可達整個腰背部及肩胛部。腫瘤常無明顯邊界,活動度較差,一般循肌間隙、血管神經(jīng)鞘生長,因而可引起神經(jīng)壓迫癥狀,表現(xiàn)為受壓神經(jīng)支配區(qū)域刺痛或放射痛,感覺減退,麻木,肌肉萎縮,壓迫腓總神經(jīng)可致足下垂等。鄰近關節(jié)腫瘤,??砂橛性撽P節(jié)活動障礙,關節(jié)腫脹。發(fā)生于骨骼的硬纖維瘤可導致病理性骨折。【影像學表現(xiàn)】軟組織的硬纖維瘤在X線平片上一般無明顯特征。MRI上呈高信號軟組織腫塊影,邊界不清,常無明顯包膜。腫塊可侵及鄰近骨組織,形成骨皮質壓跡和侵蝕,有時可刺激骨膜產(chǎn)生一種特殊的“棕櫚葉”樣骨膜反應,呈放射狀進入軟組織腫塊內。骨內硬纖維瘤在X線片上呈膨脹性溶骨性表現(xiàn),邊界較清,起源于骨髓腔中央,骨皮質變薄,但無骨膜反應??烧`診為惡性骨腫瘤。CT和MRI有助于診斷和術前判斷腫瘤邊界。但有時也難于將其與其他間充質來源腫瘤相區(qū)別。【鑒別診斷】1.纖維肉瘤本病腫瘤生長較快,常有假性包膜。質地較軟,常有壞死灶,甚至形成液化囊腔。瘤細胞豐富,排列致密,核分裂明顯,細胞異型顯著。而硬纖維瘤不同于纖維肉瘤之處在于生長類型一致,腫瘤細胞分化成熟,有絲分裂相缺乏,具顯著的侵襲性生長表現(xiàn)。2.反應性纖維化(reactivefibrosis)損傷、輕微肌肉斷裂、肌內注射等創(chuàng)傷后局部過度的成纖維細胞增殖,除生長類型變化多端和局部出血與硬纖維瘤不一致外,其表現(xiàn)有時很接近硬纖維瘤。較陳舊病損出血的依據(jù)可為巨噬細胞內有含鐵血黃素沉積,這些含鐵血黃素沉積物常沿血管結構分布。若與硬纖維瘤難以鑒別時,可行細胞鐵染色以明確是否有含鐵血黃素的存在。
孫勝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5月23日 932 0 0 -
胸膜孤立性纖維瘤 良性—低度惡性 手術后無其他治療? 算原位癌嗎?影響壽命嗎?
俞杞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5月20日 62 0 1 -
顧主任,切除肌纖維瘤的費用大嗎?大概多少?
腫瘤外科顧松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5月07日 59 0 1 -
胸膜孤立性纖維瘤(低度惡性)術后無其他治療?這個病嚴重嗎?
張衛(wèi)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3月31日 46 0 0
纖維瘤相關科普號
柯友輝醫(yī)生的科普號
柯友輝 主任醫(yī)師
溫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醫(yī)學美容中心
12粉絲4670閱讀
蘇彥農(nóng)醫(yī)生的科普號
蘇彥農(nóng)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手外科
63粉絲8911閱讀
尹萬斌醫(yī)生的科普號
尹萬斌 主治醫(yī)師
濟寧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
肛腸外科
260粉絲14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皮慶猛 副主任醫(y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整形外科
體表腫瘤 102票
疤痕 22票
皮膚腫瘤 15票
擅長:乳房整形(男乳肥大、隆胸、假體障礙、巨乳、副乳等);抽脂塑形及脂肪填充(大腿上臂環(huán)吸、腰腹瘦身、背臀塑形、面部吸脂、面部脂肪填充等);眼鼻整形(雙眼皮、眼袋、開眼角、倒睫、隆鼻、鼻翼縮小、歪鼻矯正等);腋臭(腋下多汗異味、清新微波/Miradry等);面部年輕化微整形(瘦臉、除皺、玻尿酸填充等)等整形美容手術。對各類良惡性體表腫物/皮膚腫瘤(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等,尤其頭面部腫瘤、會陰部腫瘤)、復雜疤痕(外傷/術后疤痕增生、疤痕疙瘩、頭面部難治性疤痕、剖腹產(chǎn)術后疤痕等)整形修復、脂肪抽吸、復雜性脂肪瘤切除、副乳矯正、“腋臭”微創(chuàng)根治、男性乳房發(fā)育等整形外科常見病。 -
推薦熱度4.4商冠寧 主任醫(yī)師盛京醫(yī)院 第七骨科(骨與軟組織腫瘤科)
骨腫瘤 98票
軟組織腫瘤 29票
體表腫瘤 26票
擅長:擅長惡性骨腫瘤腫瘤型人工假體置換保肢技術;復雜軟組織肉瘤組織缺損修復重建技術;骶骨腫瘤及復雜骨盆腫瘤的規(guī)范化手術治療;骨轉移癌的診斷及外科綜合治療;骨軟組織腫瘤化療,靶向,免疫綜合治療;皮膚惡性腫瘤的規(guī)范化外科治療。 -
推薦熱度4.2鄭炳鑫 主治醫(yī)師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 骨腫瘤科
骨腫瘤 180票
軟組織腫瘤 70票
體表腫瘤 28票
擅長:①四肢惡性及良性骨腫瘤(骨轉移癌,軟骨肉瘤,骨巨細胞瘤,骨軟骨瘤,骨樣骨瘤,單純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骨纖維結構不良,纖維皮質缺損,非骨化纖維瘤等)的外科治療; ②各類骨與軟組織肉瘤(骨肉瘤,尤文肉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未分化肉瘤等)的保肢外科治療和規(guī)范新輔助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肢體黑色素瘤的外科綜合治療; ③脊柱、骶骨、骨盆轉移癌(肺癌,乳腺癌,腎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肝癌等)的射頻消融+骨水泥微創(chuàng)治療和外科手術綜合治療; ④脊柱原發(fā)腫瘤(椎管內神經(jīng)鞘瘤/神經(jīng)纖維瘤/脊膜瘤,脊柱漿細胞骨髓瘤、淋巴瘤、骨巨細胞瘤、脊索瘤、骨母細胞瘤/骨樣骨瘤等)的外科治療;